Telegram推遲TON啟動,繼續押注or割肉離場?
10月12日,隨著SEC的一紙“臨時限制令”,辛辛苦苦1年多,終于即將上線的TON區塊鏈項目,戛然而止了。
彼時,距離TON既定的推出時間還剩不到1個月,對于Telegram來說,在監管的意外突襲下,從萬眾期待到焦頭爛額,只不過是一瞬間的事。
而后,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里,包括Telegram本身在內,圈內的眾多評論與猜測也都開始了。
先是Telegram大倒苦水,表明自己在過去的18個月里一直試圖與SEC接觸,與此同時,其透露出想要推遲發布TON的微妙態度。緊接著,又傳出在當時Telegram的對賭協議(如果推遲,無條件全額退款)中,存在“不可抗力”條款, 這意味著即便推遲,Telegram也無需履行退款承諾。
除此之外,有猜測Telegram可能要掏千萬美元才能擺平SEC,也有項目方趁機蹭熱度說自己為什么要重視合規,還有以Kik為首的堅決要和SEC“奮戰”到底的激進派。總之,隨著SEC監管大手的攪局,平淡無奇的幣圈終于泛起了一絲波瀾,而Telegram這個拖了快兩年時間的“老賬本”,終于是要給當初的投資者們一個交代了。
繼續押注or割23%離場
作為“加密版微信”,Telegram的影響力已經不必多說。2017 年底,Telegram 在無償運行了 5 年后,發起了區塊鏈項目 TON,并在該年一舉融資 17 億美元,成為彼時區塊鏈融資歷史的上的知名事件。
對于Telegram來說,選擇發幣,既打開了其獨特的創收敞口,也符合其加密的初衷。而對于投資者來說,選擇在市場正瘋狂的時候進行投資,無一不是希望著在Telegram的巨大影響力下,其TON區塊鏈的代幣Gram可以一飛沖天。
然而,事與愿違,最初計劃在去年 12 月投入使用的 TON,由于嚴重的延遲,推出日期遭數次推遲,幾近推遲了一年。
時間拉回到現在,顯而易見,一時半會幣是發不出來了,但無論是履行對賭協議還是無視投資者意愿拒絕退款都不算是好的利益權衡。于是,Telegram選了一個折中的法子。即宣布推遲,卻也給投資者留下選擇的余地。
今日,據Coindesk消息,Telegram已經通知投資者,TON區塊鏈項目將比原計劃晚啟動,最后期限將從10月30日推遲到2020年4月30日。
在Telegram發出的一封致投資者的電子郵件中,Telegram提到了最近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摩擦,后者獲得了一項限制令,禁止messenger應用公司發布TON和發行gram代幣。該機構認為“gram”是未注冊的證券。
Telegram團隊在郵件中表示:
“我們原本打算在10月底推出TON network。然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最近的訴訟讓這一時機變得遙不可及。我們不同意SEC的法律立場,并打算積極辯護。我們建議延長最后期限,以便在TON網絡啟動之前,為解決SEC的訴訟和與其他政府部門合作提供更多時間。”值得注意的是,Telegram 分別同兩批投資人(分別于 2018 年 2 月和 2018 年 3 月購買代幣)進行郵件溝通,并且需要分別獲得兩批投資者的同意才能延遲交付時間。郵件的信息顯示,Telegram 第二批投資者(2018 年 3 月購買者)必須在 10 月 23 日之前簽署一份批準延期的表格,如果大多數人選擇不簽署,則這些投資者可以取回“大約 77%”的資金,每輪資金達8.5億美元。
而第一輪投資者則從 Telegram 收到了另外一封溝通信函。如果投資者同意延長交付期限,但是TON 項目 在 4 月 30 日之前還不能如期交付的話,Telegram計劃在2020年4月30日之前再花費8000萬美元。在此之后,投資人只能獲得 75% 的退款。
Telegram如何才能順利發幣
誠然,從2018年初到現在,只虧損23%。這相比幣圈的其他幣種來說,這已經算是足夠“良心”。要知道,隨著加密寒冬的肆虐,貶值90%以上的幣種至今仍比比皆是。然而,一方面是割肉,另一方面是選擇繼續相信Telegram的潛力。對此,有投資者向記者表示,其更愿意再等半年。
實際上,不少投資者對Telegram的gram代幣仍抱有期待,那么Telegram如何才能保證在2020年4月30日前順利發幣呢?
以下是猜測的幾種情況:
首先,根據以往情況來看,SEC認為大多數ICO為證券,此次其對Gram的態度也不例外。而在以往的判罰中來看,除了被勒令停止發行的代幣,還有項目方選擇了靠錢了事。
最近的一起例子是EOS,9月30日,SEC與Block.One(EOS母公司)達成和解,Block.One支付了2400萬美元罰款。
對此,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主持人Ran NeuNer 發推評論此事稱,Block.One為了40億美元支付2400萬美元(0.6%)。而Telegram募集了17億美元,按此計算,需要向 SEC 支付 1020 萬美元。
然而,對于這一猜測,BloxTax 的 CEO Tomer Ravid 卻認為,TON 的性質可能比 EOS 更嚴重。其表示, EOS 在 ICO 之前幾乎沒有任何其他業務,因此沒有什么可披露的。但是,Telegram 卻是一家經營已久業務廣泛的科技巨頭,應該對公眾披露更多信息。此外,指控中還提到 Telegram 存在欺詐投資者的可能性,對 Block.One 的沒有。其認為,這是一個相當嚴厲的訴訟,并不像之前針對EOS等僅僅是交錢了事,而是要求禁止其發行代幣的行為,當然這也可能和其代幣并未大規模流入市場有關。
而除了交錢了事之外,有觀點認為,為了發幣,Telegram還可能選擇放棄美國投資者,從而繞過SEC的監管柵欄。
對此,有律師聲稱,Telegram創始人Durov的團隊也意識到,其可以尋求解決問題的另一種方法是將投資返還給其39位美國投資者,此后,無論是否獲得SEC的批準,Durov都可以繼續進行代幣發行。
不過,就Telegram目前的表現來看,相比于放棄美國投資者,其有著強烈的合規意愿。
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作為在傳統領域有著廣泛影響力的Telegram,選擇避開監管其實并不是什么明智之舉。其認為,Telegram既然能夠被俄羅斯封殺,也能被其他國家封殺,沒有被封殺只是對那些國家還沒有受到威脅,或者影響程度還比較小。
實際上,此次SEC的正面回應對于Telegram來說并不全是壞事。根據Telegram的說法,此前的18個月里,其一直在向SEC征詢關于TON的意見反饋,而在此事發生后,可能促進兩者的進一步交流。此前,就有消息人士表示,Telegram創始人Durov的團隊有信心在此時間段內解決與美SEC的所有糾紛。
值得一提的是,對于Telegram的法庭聽證會定于10月24日在紐約舉行。而在此之前,Telegram計劃不再對媒體或投資者發表進一步評論。
稿源:共享財經
推薦文章
Recommend Article-
以太坊經典(ETC)將于9月份發布系統升級或硬分叉
新聞/閱讀:26872 -
日本熱門景點很快可以使用上本地加密貨幣
新聞/閱讀:23036 -
LedgerX宣布推出美國首個實物交割比特幣期貨合約
新聞/閱讀:23777 -
公元鏈攜手東方資本投資中融界20億元人民幣
新聞/閱讀:45100 -
委內瑞拉藥房連鎖店接受加密貨幣支付
新聞/閱讀:36600
熱門文章
HOT NEWS